好想你果粉

5月26日09:02来自Android客户端福建

楼主

南平一女学生被骗惨!受害过程曝光,没想到…

案情回顾


5月21日

家住政和城关的小雨

像往常一样

玩着“某仔派对”手游

此刻

一陌生人关注了小雨“小红书”账号

并发来私信

“可免费领取某仔派对的游戏皮肤”

小雨看到后

心动不已

连忙添加了对方的微信


聊天过程中

对方不断询问小雨

“家长银行卡里是否有钱”

“是否独自一人在房间里玩游戏”

不设防的小雨

一五一十的回答了对方所有问题

在得到小雨肯定答复后

对方瞬间换了一副嘴脸

向小雨发送一张“警官证”照片

声称自己是某公安局的民警


系统检测到她是未成年人

非法领取游戏皮肤涉嫌诈骗

导致该公司账户被冻结

要求小雨拿着家长手机

“辅助解除风险”

如若不配合

家长将面临1万元罚款和15日拘留



在对方的威胁下

小雨害怕家长真的会被抓去坐牢

又担心家长知道后会责怪自己

于是表示自己会乖乖的配合

让对方不要惩罚她家长


随后

小雨在对方一步一步的诱导下

将家长微信余额全部转到

家长绑定的手机银行内

又将手机银行的短信验证码

告诉给对方


直到小雨家人发现其异常操作

这场骗局才被识破

共计被骗2.7万元


套路解析


第一步:精准筛选目标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APP(小红书、快手、抖音等)、游戏平台(蛋仔派对、和平精英等)和直播平台(斗鱼直播、虎牙直播等)主动寻找添加未成年受害人或发布免费、低价获取游戏皮肤道具、参加抽奖活动资格、明星相关周边群聊等精准信息引诱受害人主动联系。


第二步,冒充公检法人员


冒充警察等司法机关人员,通过假冒的警官证,虚构的警务工作环境,用“拘留”“坐牢”“涉嫌违法犯罪”“账户涉案”等理由对受害人进行恐吓、威胁。或冒充公司法务、律师等身份,以账户操作错误导致公司损失金额需要赔付或侵犯明星隐私为由需赔偿进行恐吓。


第三步,制造恐慌与威胁


诈骗分子会编造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谎言,比如“涉嫌诈骗”“账户涉案”等,再用“拘留”“坐牢”等后果对学生进行恐吓、威胁,让学生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


第四步,诱导转账或套取信息


以学生是未成年人、操作错误导致账户被冻结为由,诱导他们转账,或者以配合调查为名,要求学生偷拿家长手机,通过视频连线,诱导学生点开付款链接,支付、转账、贷款,甚至直接获取手机验证码来进行转账。


警方提醒


请家长们要引导孩子适度上网,不轻易将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等告知孩子。最重要的是告诉孩子: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案件办理,任何要求把资金转入指定账户要求开通网银、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本文来源:政和公安


浏览量:5236 [删除]
1 分享到
分享
评论
发帖客服举报APP下载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第一时间知晓本地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