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叔来也

contentAndroid福建

楼主

南平发生多起野蘑菇中毒事件!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

“红伞伞、白杆杆,
吃完一起躺板板……”
这首歌谣
是为了提醒人们警惕
误食毒蘑菇的危险
歌词中的“躺板板”隐喻着死亡
却并非危言耸听

  近日,南平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发布风险提示,6月以来,我市已陆续发生多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36人。其中由于食用有“蘑菇杀手”之称的亚稀褶红菇导致的中毒事件2起,中毒人数8人,重症病例3例。



  闽北山区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蘑菇,一些蘑菇含有剧毒物质,一旦误食,后果不堪设想。眼下正是野生蘑菇的生长旺盛期。一些市民在野外游玩时,看到颜色鲜艳、形状奇特的蘑菇,误以为是可食用的品种,便摘回烹饪、食用。还有些毒蘑菇的外形与可食用蘑菇极其相似,容易混淆,让人误以为可食用。
稀褶红菇
(可食用)
亚稀褶红菇
(含有剧毒)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许多市民缺乏对毒蘑菇的认识,往往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或者一些错误的观念采摘蘑菇。比如,曾经在同一区域采食过外形相似的无毒蘑菇,认为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而颜色朴素的蘑菇就可以放心食用;有虫子、鸟兽啃食痕迹的蘑菇就是安全的……这些错误的认识很容易导致误认与误食,从而引发中毒事件。




南平市疾控中心收集整理了
闽北常见的毒蘑菇



在这些隐藏在深山的“蘑菇杀手”中
最容易致命的要数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的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6至12厘米, 成熟后中部长下凹呈漏斗状,菌盖表面浅灰色至煤灰黑色,成熟后常向上反卷,边缘无条棱。菌肉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菌褶白色,伤变红色,菌褶厚,稍密至稍稀疏,不等长,脆而易碎,直生。菌柄粗短,一般5至9厘米,浅灰色,内部松软。生长时间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多生长于马尾松与栲树等山毛榉科植物的混交林中。


  亚稀褶红菇为什么容易引发人们误食并中毒呢?因为亚稀褶红菇长着一副极具迷惑性的外表。它与红菇属中的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的外观极为相似,群众仅凭经验难以将它与“致命蘑菇”联系在一起。

  亚稀褶红菇含有剧毒成分,如毒伞肽、毒蝇碱等,这些毒素毒性极强,能迅速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一旦误食亚稀褶红菇,中毒症状往往很明显,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随后可能出现肌肉疼痛、乏力感,食用24小时后,可能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疼痛、肢体乏力,或有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液等症状。严重者或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而目前尚无特效的毒蘑菇解毒药。
群众一旦发现误食毒蘑菇
应当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南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郑顺海介绍,患者食用蘑菇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采取催吐措施。同时大量饮用温开水,尽量减少毒素在胃部的吸收,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如果中毒症状严重,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可携带剩余的蘑菇样品,以便医生准确判断中毒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等待救治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以免加重中毒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中毒症状进行相应的洗胃、药物解毒等治疗;如果严重损伤肝脏、肾脏等器官,必要时要进行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等治疗。


南平市疾控中心提醒




随意采食蘑菇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市民朋友应选择从正规商超、农贸市场等渠道购买人工培育的蘑菇,这些蘑菇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监管,具有安全保障。野生蘑菇并非都是美味诱惑,还可能是致命一击。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来源:闽北日报、南平疾控微健康


浏览量:2709 [删除]
3 分享到
版块热帖
    分享
    评论